首页>>国际

孩子每天盯着手表玩令家长担忧:电话手表 非买不可吗?

2024-06-17 16:25:05 | 来源:
小字号

网黑全拒能下款的口子2024咨询微信【syss99168】-合规贷款,门楷低,最高30万,3-36个月,立即申请,大额低息,下款极速

  能通话、能定位,曾几何时,儿童电话手表被视为保护孩子安全的小助手。如今,随着聊天、音乐、游戏、短视频等应用软件纷纷涌入,儿童电话手表已成为强大的娱乐社交工具。一些孩子每天盯着电话手表的小屏幕,忙于社交、忙于游戏,甚至盲目攀比,这引发了家长日益强烈的担忧。

  担忧❶

  过度开发的社交功能

  孩子狂发表情包 出去玩忙不迭拍照

  “妈妈,能给我买块手表当今年的生日礼物吗?”二年级学生夏夏即将迎来8岁生日,她向妈妈提出了这样的生日愿望。原来,班里好几位同学都有儿童电话手表,小小的、粉色的,很漂亮,夏夏也想拥有一块这样的手表。

  “不就是一块儿童手表吗?”夏夏妈妈满口答应下来。可当她打开电商平台去挑选时才意识到,问题并不简单——儿童电话手表品牌繁杂不说,手表的功能更是“强大”,大光圈拍照、实时聊天、高清视频通话、二维码付款……看着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功能,夏夏妈妈生出疑虑,“这些功能怎么跟手机上的没什么两样?”

  究竟该怎么选?在向其他妈妈“取经”时,夏夏妈妈听到最多的建议是,“最好问问女儿的小伙伴用的什么品牌”。朋友提醒说,如果身边小朋友都用某个品牌的儿童手表,家长却买了别的品牌,孩子就没法“碰一碰”,有可能被其他小朋友嘲笑,回家会闹脾气。

  两只手表“碰一碰”就能互加好友,社交已成为儿童电话手表的主打卖点之一。然而,正是这种社交功能,引发家长的担忧。

  罗女士的孩子,从三四岁时就开始使用儿童电话手表。最开始是因为担心孩子在户外跑丢了,罗女士买了一款带轨迹定位功能的手表,能随时看到孩子的定位。可如今,孩子的这块手表上的定位功能使用少了,孩子用手表聊天多了。孩子们通过手表互加好友后,没事就聊天,有时发几句话,有时狂发表情包。孩子的电话手表里也有朋友圈功能,有时出去玩,孩子忙不迭地拍照打卡发定位。“但究竟发了什么、聊天聊什么,她并不愿意让我知道,就像‘隐秘的角落’。”罗女士担心,儿童电话手表既能接收语音,也能接收图片和视频,孩子的自制力和辨别能力还不强,如果接收到一些不良信息怎么办?打卡发定位,隐私又如何保护?

  记者查询多个电商平台发现,儿童电话手表因功能、配置的不同,价格从一两百元到数千元不等。价格超千元的儿童电话手表如今已不鲜见。

  翻看这些手表的功能介绍,除了多重定位外,无一例外地,商家都把高清视频通话、好友聊天、个性表盘等社交功能作为重要卖点。有些儿童电话手表还宣称能安装作业帮、口袋故事、音乐、QQ、微信、浏览器、抖音、快手等应用软件,可以下载的APP多达几十款甚至更多。

  担忧❷

  容易沉迷的复杂应用

  只要放学一回家 孩子就戴上手表玩

  “功能太少,孩子不乐意。功能太多,戴上后就一直低头玩儿,手表上有游戏软件、能看小说,1.3英寸的屏幕这么小,一直盯着看,你想想眼睛累不累?”说起儿童电话手表,王女士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视力。在她看来,这种微缩版的儿童智能手表太伤视力,她现在只能紧盯着孩子,多加提醒以减少儿童电话手表的使用时间。

  儿童电话手表越来越繁杂的社交和娱乐功能,无形中吸引着孩子将目光盯着这块小小的屏幕。随之而来的问题是,如果孩子自控力稍差,就可能对之沉迷。

  魏女士的孩子最近就过分沉迷儿童电话手表。她为手机充话费时,厂商送了一款小天才手表。结果,没几天时间,孩子就对这块表爱不释手,不仅拿来听故事、上闹钟,还用来打电话、发朋友圈,反正只要放学一回家,孩子就戴上手表玩。现在,魏女士的孩子手表里添加了十多个好友,多数是小区里的小伙伴,但也有一两个孩子自己都记不清是谁。最近,这帮孩子们又玩起了用手表记步数,狂刷运动步数。“孩子为了能赢,并不是真正去运动,而是绞尽脑汁想办法作弊,一直拿着手表在家里甩来甩去刷数据。”魏女士对此哭笑不得。

  在社交平台上有家长发帖——《我把儿子的小天才电话手表禁用了》,引起不少共鸣。按帖子所说,一年前,这位家长经不住儿子再三央求买了款小天才电话手表,刚开始见儿子只是偶尔打电话聊天,并没太在意,后来发现儿子每隔几分钟就要玩一下手表,这才明白儿子这半年成绩下滑这么严重的原因。

  帖子下方,不少家长评论道,为了手表正与孩子“斗智斗勇”。这边,家长设置好了使用时间;那边,孩子找到破解教程解除了禁用。

  记者采访的多位小学老师表示,按照学校规定孩子不允许把儿童电话手表带进校园使用。如果确有需要,学生家长需向学校提出特别申请后,将儿童电话手表带到学校,但上课期间仍交由老师保管,放学后再交给学生。夏夏妈妈也告诉记者,在前段时间的家长会上,孩子的班主任特意提到儿童电话手表的问题,提醒家长多注意在学校之外儿童电话手表的使用问题。

  担忧❸

  诱发潜在的攀比心理

  “衣服鞋子都不比,主要比手表”

  在楼下等电梯的工夫,小雷点开儿童电话手表的“口袋故事”边等边听。天蓝色的手表很漂亮,这让他忍不住反复抬腕,用手指在小屏幕上点来点去,乐在其中。

  “这是昨天刚买的,正在兴头上呢!”妈妈朱女士轻声地说,孩子原来使用的电话手表是某品牌的,但他的同学都在用另一个品牌的手表,这次孩子软磨硬泡非要买相同品牌的最新款,一下子花了两千多元。

  其实,在给孩子买这款手表时,朱女士心里也很纠结:一方面,孩子的同龄人都在使用某品牌的电话手表,家长如果不给买个同品牌的,总担心孩子融不进“小圈子”,产生被排挤孤立的感觉;另一方面,现在的儿童电话手表更新换代快,年年推新款,难不成让孩子一起“卷”下去?

  在记者采访中,不少家长反映,本来是为保障孩子安全的儿童电话手表,现在竟成了孩子间攀比的工具。

  “小米、360、华为、小天才……”这几年,姜先生给儿子买了4款不同品牌的儿童电话手表。当然,这么频繁地更换手表并不是因为坏了,而是别的原因:要么是儿子希望跟戴同品牌手表的小伙伴加好友,能玩到一块去;要么是因为手表功能不防水、摄像头像素不高等,孩子要求换一款功能更强的。“每款手表大概四五百元钱,孩子缠几次,最终家长也就妥协了。”姜先生意识到一个问题,现在的孩子会攀比谁的手表更好,“衣服鞋子都不比,主要比手表”。

  专家呼吁

  儿童手表应回归基础功能

  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《2022-2027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》,目前我国5岁至12岁的儿童约为1.7亿人,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%,基本上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有智能手表;其中,城市儿童智能手表市场普及率超过50%。

  儿童电话手表流行背后,是我国未成年人几乎“无人不网”。

  “过去是让孩子少玩手机、平板,可现在电话手表又冒出来了。”采访中,多位家长提出,儿童电话手表功能太丰富不见得是好事,更不能因此让孩子陷入过度社交,滋生攀比心理。家长们呼吁,儿童电话手表功能应该做做“减法”,不能一味让手表变得“无所不能”,还是应当充分考虑儿童的成长阶段。

  “未成年人的社交还是应该多在线下互动交流,而不是线上。”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,儿童电话手表还应该回归其基础功能本身。生产商在儿童电话手表产品中搭载更多游戏、社交等内容,可能会增加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风险。因此,虽然面临诸多困难,但家长还是应对儿童电话手表的消费加以引导,避免形成盲目攀比。

  北京晚报记者 孙杰 【编辑:付子豪】


  《 孩子每天盯着手表玩令家长担忧:电话手表 非买不可吗? 》(2024-06-17 16:25:05版)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